一是優化生產加工鏈。優化茶葉品種培育,選派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地指導茶苗種植、茶園維護、茶葉采摘;按片區建設3個整合試點加工廠,通過“先建后補”方式撬動社會資本,建設“黎平茶”系列產品標準化加工生產線,進一步保質量、提產量。目前,全縣投產茶園面積達22.8萬畝,科技特派員現場培訓指導1000人次,茶葉年產量達14506噸,產值約13.1億元。
二是擴大品牌銷售鏈。申報“黎平茶”國家地理標志商標,推出系列二級茶品牌,通過舉辦“茶博會”“手工制茶技能大賽”“直播帶貨”、在一、二線城市設立專柜等“線上”+“線下”營銷方式,擴大品牌知名度;開發“數字倉庫”數據平臺,發布茶葉產品信息,吸引省外客商采購。截至目前,舉辦茶葉推介會5次,銷售春茶53噸,產值達2400萬元。
三是融合茶旅文化鏈。深入挖掘黎平種茶、吃茶、喝茶的悠久文化歷史,依托豐富旅游資源,以黎平縣桂花臺茶場為試點,打造集參觀、休閑、體驗于一體的茶旅融合景區,由點及面向全縣各茶園基地鋪開;策劃旅游精品路線嘗鮮游,開發民族特色工藝品、茶點、小吃等特色茶旅游商品,傾力打響茶旅融合“金名片”。目前,已建立茶園旅游基地2個,吸引省內外游客10萬余人。(縣政府辦 姚光健)